个人资料
风城黑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地中海游轮行(之三): 罗马及梵蒂冈

(2016-05-19 16:51:36) 下一个

西地中海游轮行(之三): 罗马及梵蒂冈

 

就像罗马非一日建成一样,罗马自然不是一天能看完的。不过有了导游,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一天的时间,观看尽可能多的地方,也能欣赏他们给予较详细的介绍。三个导游都只说西班牙语,仅一位能说零碎英文。

游轮停在奇维塔韦基亚(Civitavecchia。由导游带下船,无缝对接至旅游车,旅游车送至火车站, 乘一辆古董的叫作罗马快车火车去罗马。火车到圣彼得站后,又有旅游车等着那儿。

因应反恐, 警察都携带重型武器:

导游带我们先去罗马竟技場(意大利语:Colosseo,英语:Colosseum,又译作罗马斗兽场、罗马大角场、罗马圆形竟技場、科洛西姆或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拉丁语Anfiteatro Flavio / Amphitheatrvm falvvm),她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年-82年间,现仅存遗迹位于現今意大利罗马市的中心。竟技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牲畜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现今听起来太残酷了。

罗马竟技場(斗兽场)建成后却是多灾多难。217年竞技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競技場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枢密院,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约翰·保罗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世界新七大奇景名單,在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曉,古羅馬競技場也成為其中之一,和中國萬里長城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祕魯馬丘比丘墨西哥奇琴伊察卡斯蒂略金字塔、以及印度泰姬瑪哈陵並列,此經由全球一億民眾網路票選,成為世界新七大奇景。

罗马凯旋门(Triumphal arch),此门称为Arch of Constantine,紧邻斗兽场

角斗前, 角斗士及猛兽等候的地方:

 

西班牙阶梯(Spanish Steps, 義大利語:Scalinata della Trinità dei Monti)是位於義大利羅馬的一座戶外階梯,與西班牙广场相聯接,而山上天主圣三教堂(Trinità dei Monti,由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所資助建造)就位在西班牙階梯的頂端。西班牙階梯無疑是全歐洲最長與最寬的階梯,總共有135階,是法國的波旁王朝使用法國外交官(Étienne Gueffier)的遺產(20,000斯庫多)資助梵蒂岡資金,在1723年-1725年間建造完成的。

在聖誕節期間,會有一個19世紀的馬槽在樓梯的第一個平台展示。在五月間,部份的樓梯則會覆蓋大量的杜鵑花。現在西班牙階梯包含了一個小型的切花市場。這座階梯不是一個享用午餐的場所,因為羅馬城的规定禁止这样做。 西班牙階梯曾經在1951年的電影《羅馬假期》中出現過,位於半山腰的這棟公寓是1961年的電影《羅馬之春》(The Roman Spring of Mrs. Stone)中的場景。而義大利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的電影《圍城》(Besieged)也用位於階梯旁的一棟房子當作背景。美國的民謠歌手鮑勃·迪倫也在他1971年的經典歌曲《When I Paint My Masterpiece》中提及西班牙階梯。

特雷維噴泉(The Fontana di Trevi): 罗马众多喷泉里最漂亮的,游人太多。(意大利语:Fontana di Trevi)是一座位於義大利羅馬的噴泉,也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高25.9公尺,寬19.8公尺。特雷維噴泉也是羅馬市著名的景點,遊客通常會在此地許願。数部电影均在此拍摄,了包括Federico Fellini's La Dolce Vita.

傳說旅人如果投擲一枚錢幣在特雷維噴泉,他們以後將會再度返回到羅馬。根據電影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的劇情,據說如果人們投擲兩枚錢幣在特雷維噴泉的話,將會遇到新的愛情故事;如果投擲三枚錢幣的話,則至少會結婚或離婚。

每天大約有3,000歐元的錢幣投進特雷維噴泉,這筆錢會用作冿貼羅馬一間做窮人生意的超級市場。不過,經常有人嘗試從噴泉裏偷取錢幣。

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是意大利罗马最可爱的一个广场。纳闷沃纳意大利语指的是海洋或航海。此处原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图密善竞技场,15世纪末辟为市场。纳沃纳广场以巴洛克艺术著称。济安·贝尼尼设计了广场中间著名的四河喷泉(1651年, The 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 is also known as The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伯罗米尼和拉依纳尔迪设计了圣依搦斯蒙难堂(Sant'Agnese in Agone);科尔托纳的彼得罗设计了潘菲利宫(Palazzo Pamphilj)的画廊。

四河喷泉中四个雕像分别代表文艺复兴时代地理学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条大河:非洲的尼罗河,亚洲的恒河,欧洲的多瑙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

丹·布朗于2000年出版的小说《天使与魔鬼》中,将四河喷泉列为“科学祭坛”之一。2008年6月,朗·霍华在此拍摄同名电影。

 

万神殿(Pantheon), 又译万神庙、潘提翁神殿,位于今意大利罗马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后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罗马时期重要的建筑成就之一。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将万神庙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这也是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

此处能反映出古罗马的样子。由Hadrian 皇帝于公元128年建成。保留相对完好,基本上还是公元二世纪的原样。顶上开圆顶空窗。

万神庙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是伟人的公墓,这里埋葬的除了意大利国王Umberto 一世及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外( Umberto I 及Vittorio II)。,还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Raphael)和阿尼巴雷·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等人。

万神庙的结构简洁明了,主体呈形,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这个洞也是万神庙唯一的采光点,这样以来光线从顶部泄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十分适合宗教建筑的本性。

 

穹顶内部还做了五层凹格,凹格的面积逐层缩小,但是数量相同,因此更加衬托出穹顶的巨大,并给人以一种向上的感觉。大理石的地面上也使用了格子图案,并在中间稍稍突起,这样当人站在庙宇中间向四周看去时,地面上的格子图案会变形,进一步给人造成一种大空间的错觉。万神庙圆形主体的前方有一个宽34米、深15.5米的柱廊,共有16根柱子,每根都是用整块的花岗石制成,柱子高达12.5米,底部基座的直径有1.43米。

万神庙整幢建筑都用混凝土浇灌而成,但是当时的人们能用混凝土浇灌出如此巨大的穹顶依然是一个奇迹。如果用今天的混凝土,必然难以浇灌出这么大的一个穹顶,因为混凝土的张力将无法使它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坍塌。人们后来得知,古罗马人当时使用的混凝土是来自那波利附近的天然火山灰,再混入凝灰岩等多种骨料。然后在建造穹顶时,将比较重的骨料用在基座,然后逐渐选用比较轻的骨料向上,到顶部时只使用浮石混杂多孔火山岩。另外,穹顶的厚度也逐渐削薄,从穹顶根部的5.9米一直减少到顶部的仅1.5米。

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结晶,对西方的建筑史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无数的建筑师们就曾到此取经。这种圆厅加柱廊的设计,被应用在许许多多市政厅大学图书馆和其他各种公共建筑物上。比较明显受其影响的就有法国巴黎先贤祠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圆形大厅、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杰斐逊纪念馆、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以及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大礼堂

直到二十世纪,还保持最大的混凝土建筑。直到1960年,还保持有世界上没有支柱的拱形屋顶的记录。地面上有下水的洞:

 

万神庙今天还是意大利的一个教堂,这里定期举行弥撒以及婚礼庆典,但同时它又是世界各国游客们竞相参观的对象,以及建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其他: 罗马古城, 街道, 最高法院, 持续千年的自来水(从山上来的, 可饮用), (Piazza)Mignanelli 广场:

 

梵蒂冈城国(Vatican City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 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梵蒂冈国四周被意大利包围,故为“国中国”。导游告诉我们梵蒂冈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

从台伯河眺望远方的圣彼得大教堂:



参观梵蒂冈的游人非常多,因为是旅游团,所以从团队特别通道进入安检后,基本上没有排长队。

皇家卫队:

 

 

圣彼得广场(St Peters's Square):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前,長340公尺,寬240公尺,由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設計,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整個廣場有兩重的巴洛克式 (broque)柱廊圍繞。284根大理石柱, 顶上有96座信男信女雕像。
 

 

 

方尖碑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 穿过St Peters's Square 才能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理所当然是全球第一大教堂。她位于广场西面,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纪念在罗马西北角殉难的耶稣门徒圣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造了一座长方形大教堂,为巴西利卡式建筑,称为老圣彼得大教堂。

顶上13雕像:Jesus及12个门徒:

16世纪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大教堂、并于1506年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特、卡洛·马泰尔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先后主持过设计与施工,1626年11月18日落成,改建后的教堂呈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称为新圣彼得大教堂。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顶:


 

自1870年以来,主要的宗教活动均在此举行。整栋教堂建筑呈现希腊十字架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教堂主体建筑高45.4米、包括门廊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138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万人。


由于教堂设计融合了对称美学、透视美学、比例学等原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外观予人的视觉和谐而庄重,其廊檐上方有以耶稣为中心的11尊雕像,两侧各有一座显示格林威治时间与罗马时间的时钟,教堂正中有一个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距地面高达137.8米、周长71米的圆形穹顶,不仅是梵蒂冈城的制高点、也是全罗马城的最高点,游客可登顶眺望罗马景色;

 

教堂有5个门可以入内,但其右侧的“圣门(Holy Door)”仅在每25年逢禧年(Jubilee Year)或称圣年(Holy Year)才开启一次,一般游客很难遇上那样的机会。今年正好遇上Jubulee 年,圣门开了,我们从那儿进入,希望带来好运。



帽子是要脱掉才能进入教堂,跨入后看到是金壁辉煌,光彩夺目的艺术珍品,内空高大,庄严肃穆。内部123.4米高的穹顶与183米长的大厅四壁布满了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像,其中不少是名家杰作。正厅尽头的彩窗上有一只翼长1.5米的圣灵信鸽,十分醒目;大厅左边有个通往珍宝馆的入口。教堂总共有百余件艺术瑰宝,其中《圣殇》、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是3件宝中之宝。

教堂里有米开朗基羅(Michelangelo)'s雕塑「 Pieta(1499)」, 位於南走廊下的第一个chapel。《哀悼基督》(Pietà,亦称《圣母怜子》或圣殇像)是1496年米开朗琪罗应法国红衣主教之邀创作的一部雕塑作品,它也是米开朗琪罗的成名作。故事题材来自《圣经》,描绘了圣母玛利亚怀抱着被钉死的基督时悲痛万分的情形。基督躺在圣母双膝间,肋骨上一道伤痕,头向后垂,右臂搭在圣母右膝上,圣母的面容显得很年轻,穿着长袍和斗篷,左手向后伸开,右手托着基督。



米开朗琪罗一反传统,将圣母刻画为一位少女,他说:“圣母玛利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然能够永远保持青春美丽的容颜。她那永恒的青春与高贵的形象,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事物的理想。”构图上采用了金字塔型,长袍既衬托了轮廓,又能够调和构图美与实际比例的冲突。雕像表面进行了细致打磨,平滑光亮。圣母胸前衣带上有米开朗琪罗的署名,这是他唯一的一件署名作品。

下面還有 著名的Bernini 的用铜铸成的艺术作品"Baldacchino, 又称Altar Canopy"(1678)「Cathedra Petri"(1656),位于中央,立于St Peter the Apostle (圣彼得)的墓之上。四根青铜打造的梁柱, 据说是从万神殿里拉来的。历时九年完工。

去世教皇之墓:

教皇立奥VIII的墓:

地上刻有隶属梵蒂冈的国家:

就在写完这篇游记时, 听说一架埃及飞机从巴黎飞往开罗时, 被炸弹引爆后落入地中海。 为落难者祈祷,祝大家旅行注意安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风城黑鹰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暂时避开一下也好。我们也有些担心。
雪花飘 回复 悄悄话 美图美景!谢谢分享!这个疑恐袭击让人想去又生退意。
风城黑鹰 回复 悄悄话 谢谢,。
留下阳光 回复 悄悄话 写的真好!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