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不啃的南瓜

不管雨下了多久,雨后都将会有彩虹。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个人资料
正文

总 结 77

(2019-12-13 15:05:21) 下一个

总 结

 

六年的农村生活即将结束。这六年过得怎么样?做了些什么,又学到些什么?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些什么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参考呢?……

六年,对人的一生来说不算很短。如果人一生按六十岁计算,我就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农村度过了。而前几个六年是懵懵懂懂过的,那占的比例就更高了。更重要的是:这六年,从二十岁到二十六岁,是我一生中最精华的六年,最青春的六年。而我最美好的年华就在毛主席的一声号召下被浪费在广阔的天地里。因此,正确总结和对待已经过去的农村生活,至少对自己而言非常重要。有人会自觉地总结过去,也有人会不自觉地总结过去。当然,前者比后者要强。

下乡前,军宣队的雷指挥长在教训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人时说:“你们下去就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改造客观世界是贫下中农的事情。” 

回忆过去,我严肃地评判自己六年里的一举一动,力图辨别出个是非来。总的说来,我对自己还是基本满意的。虽然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受过不少挫折,饱尝了种种苦难。但那多半是由于幼稚、无知,或者因为客观环境所迫,但我从未做过问心有愧的事情。可以说,这六年里我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特别使我自豪的是,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我改造了客观世界!看吧,那一排排电线杆,那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家家户户的喇叭,哪个不是我亲手安好的呢?夜晚站在山坡上,放眼看去,原来死气沉沉的农村不见了。代之的是明亮的灯花,像天上的星星,哪个又不是我亲手装的呢?生产队里的田地,都有我的足迹;队里的粮仓,都有我的汗水;在修建焦枝铁路时,流了多少汗水;在石油大会战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而当我走进荆门县城,那一条条的高压线路,看起来是那样亲切。这一切难道不令人自豪吗?事实证明,雷指挥长的话就是放屁!

六年来在精神上的收获就更不用说了。一个无知的青年逐渐成熟,他学会了认识社会,认识农村,认识了人与人的关系。经受了疾风暴雨似的农村阶级斗争,和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么高”—— 这就是结论。

农村绝不像有些小说中描述的那般浪漫。在小说里,生活充满了爱情,小队长的女儿在那里等着你去爱她……。不,这里是极其考验人的地方!记得有个“著名”的作家说过:“知识青年受了一点点苦,所以写了很多小说。农民受了太多的苦,所以什么也没有写出来。”我不知道他说这句话的企图是什么。如果是指知识青年把自己所受的苦夸大了,那就大错特错。试想有两个人。一个人从出生就受苦,然后逐渐好起来,到最后,在非常富有的环境中死去。他的一生一定是快乐的,满足的。而另一个人在非常富有的环境里出生,然后逐渐潦倒,最后在贫困交加的情况下死去。虽然他们一生中受到的“苦难”和“幸福”的“量”是相似的,但后者显然是在痛苦中度过的一生。人们早就明白:幸福感的大小是有相对性的,至少主要不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一个领导乘车去机场,如果送他的小车临时出了故障,他不得不乘公交车去机场,想必心里会充满烦恼。而一个普通老百姓如果此时在公交车上坐在他旁边,则会感到心满意足。对同一件事,二者的“幸福感”完全不同。其次,农民从小生长在农村,祖祖辈辈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性的习惯,知道如何克服困难,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生存……。而知识青年呢?在身体、世界观已经成形后才被扔到最底层,感觉和体会是不一样的。

不记得是哪个同学告诉我:大家评价你是最多灾多难的。然而,我常给大家开心,把愁眉苦脸的同学说得开开心心地回去,有人又说:你是最快活的。虽然这些评价不一定对,很可能只是大家对我的鼓励而已,但我仍然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评价。至少证明了一点:幸福感和实际的物质财富的量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个知青,当回忆或者提起农村,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劳动的艰难?生活的艰苦?我不知道其他人想到的是什么,至少我最先想到的不是这些。不是肉体上的痛苦,而是精神上的折磨,以及精神上的体会和收获。这也是知青在后来的路途中能以惊人的毅力创造奇迹的动力!

在网上,常常出现一些对“知青”这一群人的评价。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如何来评价知青?这是个难题,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结论。我们的子女会说我们是“丑陋的老三届”,但知青们自己不会这样认为。但如果说是英雄?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出究竟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说知青是在“劳改”?我们的党和政府又不同意。说是“响应党的号召下乡”?但国家对知青这段历史却一直迟迟不肯承认是“参加革命”。

就我看,对知青评价“好”或“不好”非常荒谬。知青是个历史的产物,换句话说,是时间的产物,是以时间划分的一群人。所以简单地把“知青”说成是好人还是不好的人或者坏人是不对的。古话说“人过一百,种种色色”。何况是一千多万的一个大群体!当然是什么人都有。谁都可以举出一大堆具体张三和李四的例子,来证明知青是坏蛋。同样也可以举出一些王五和赵六的例子来证明知青是好人,甚至是英雄。而这种排比的列举法从逻辑上来讲都是错误的。就像于光远在批评“气功”和“耳朵听字”那十几万字的洋洋长文中,不厌其烦地举出成百个例子来证明耳朵听字是骗人的,但据此推论:所有的“耳朵听字”都是假的,就不合逻辑了。只要有一个是真的,就有可能是真的,就值得研究!“知青”这个群体是没有办法一言蔽之的。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共性。可能就是:都吃了很多苦,也都受到了一定的锻炼。也就是有人曾经说过的:“用多少钱也买不来这样的经历,花多少钱也不愿意再去经受这样的经历。” 仅此而已。因此我觉得不应当对“知青”的好和坏进行评价,而应当对这个历史事实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来进行讨论和评价,才是比较客观的做法。

“知青”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毛主席一句话的结果。而后果则由知青们自己承担。正如电视连续剧《知青》中说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数以千万计的城市初高中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告别各自的亲人,奔赴祖国的边疆、农村经受磨练,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挥洒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在这场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浪潮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永远难以忘却的事情,同时,也在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名词——知青。”这就是知青的定义。从这点看,很像是以前的日本慰安妇:当年日本的青年女性响应军国主义的号召支援前线,为大日本“献身”,甚至在战败时和士兵们一起自杀。但战后却受到歧视和鄙视。日本政府并不承认他们,只有死去的日本士兵才能得到相应的抚恤。中国的知识青年,是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愿”报名到农村去,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农村。知青们受了很多苦,但这个苦是和国家苦难连在一起的。这些苦难不是为了战天斗地求发展受的苦,而是因国家的混乱和动荡而受的苦。不是必要的苦,是不值得去吃的苦,因为它没有推动社会的发展。客观地说,这是一种变相劳改。这些苦绝不是什么光荣历史,一点也不值得炫耀。知青们虽然吃了很多苦,但在后来相当一段时间却受到歧视。政府并不承认这段历史,在填履历表时,《参加革命工作》那一栏要从被招工开始。知青那一段不算“革命工作”。到后来,勉强算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分房子、调工资时,又把这段经历排除在外,仿佛当年在农村是在为国民党工作。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慢慢被淡化和承认。当然,出身好的人体会不到这一点。他们下乡不久,就以各种方式离开了农村——招工、招生、招兵……。所以在他们心里,“知青”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仅仅是个短暂的停留而已。或者在吹吹牛皮时可以插上一句:“我也下过乡。”

记得在下乡前,我找到这样两句话:“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是战士,我们的岗位永远是战场!” 回顾这六年,我基本上是这样做了。虽然有时打了败仗,但从未做过逃兵。就如山中的小溪流,碰到阻力,只是打了几个漩涡,翻出几个浪花,始终向前。没有像河滩上的鹅卵石,从尖锐的石块磨成光溜溜的圆球,失去了锐气。

如果问我得到了什么?身体上,除了力气比以前大很多外,就是一身的伤病。以至于一九九一年在北京腰痛发作时,一个中医按摩师惊讶地问我:“你是搞什么工作的,怎么脊椎上有这么多的伤痕?!” 而在精神上,我练就了极强的忍受力和耐力,它使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受益匪浅,能克服别人看来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然而也养成了一种把什么事情都往最坏处想的毛病,让我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些,就是我在农村的“收获”。

告别了熟悉的农村和县城。这里的一切一切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这将会帮助我在下一个六年里过更有意义的生活。虽然未来我可能还会遇到许多曲折,但一定能像这六年一样克服它们。

继续向前走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不怕吃苦了,以后再苦再累都不怕啦!
xhmao 回复 悄悄话 很感人,也引人深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