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山同一木,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正文

旧 声 音

(2011-07-28 12:11:52) 下一个

(此文2000年发表于某报纸)

        那日坐出租车,广播里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评书连播声撒满了车内。这声音如毛衣边上跳出的一个线头,拽将起来,往日的回忆便丝丝蔓蔓,绵绵不绝地罩了下来。

       小时候,同学们没有不爱听中午时分的评书连播的,卖关子的“且听下回分解”使人天天欲罢不能。每天中午放学回家一定是边吃饭边听广播,听到痴迷处眼睛直着,嘴巴张着,筷子却支在腮边。在家长的催促下米饭数粒,面条数根,不听完这一回书,饭是没法吃好的。那时最红的两部评书是《岳飞传》和《杨家将》,故事都很惨烈,全神贯注地听着听着,小小的胸膛里便充满悲壮,民族主义,爱国豪情油然而生。如果是和同学一起听,还会大骂奸贼,长叹忠臣。岳飞的风波亭,杨门女将的风姿简直就是我们交流的主要话题,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渐渐地,电视机普及开来,广播被冷落了,评书演义顺应潮流也搬上了电视书场。而当说书人的身影晃于眼前占据了想象空间时,当年边听边在脑中臆想古战场风沙蔽日,金戈铁马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到了。年龄大了,功课忙了,成年以后花样翻新的各类休闲活动使评书退出了我的生活空间。

       但在内心深处,于我而言,从广播里传出的说书声已成为一件遥远而熟悉的旧物,附带着那样一幅温情的回忆: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各家各户广播里的说书声连连成广袤的一片,标志着正午的来临,在这漫天漫地,嗡嗡嘤嘤的声音的衬托下,滋哩滋啦葱姜下锅的爆炒声此起彼伏地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传出,袅袅飘荡的饭菜香味忽远忽近。在和风拂面的蓝天下,在正午灿烂的阳光下,少女的我就在那评书连播声的带领下回家,脚下是蹦蹦跳跳的,心情如飞翔的鸟儿般舒展。

      直到今天,这属于旧日时光的声音仍然如旧友一般亲切,替我包裹着太多记忆,一旦抖开,细细数来便发现,那回家的感觉,少年的激情,浪漫的畅想仍悠然于心,不能忘怀,听到这声音,陷入回忆,心情就变得宁静而温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