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52期

(2020-12-25 08:05:56) 下一个

 

242)     著名谈话

交往中,这位主席向客人们赠送了著作《新民主主义论》。并有几段著名的、被记载并传播的谈话:“中国政治潮流是倾向于我们的。正是我们党,坚持了国民党的‘一大’的宣言。孙中山虽不是共产党人,但这个宣言有效,不会很快过时。即使国民党崩溃了,我们也坚持这个宣言。因为它本身适合于中国。”

“我们并不假装自己完美无缺。我们也面临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但我们正视它们、克服它们。并欢迎各方监督批评。经验证明:人民了解和需要民主。而无需什么长期体验、教育或‘训政’。中国农民不是傻瓜,他们像别人一样关心自己的权益。” ※

谢伟思提起:“共产”这个词,使美国实业家不放心。

毛泽东笑:“曾考虑过,换个名称。但你们如果了解我们,就不会害怕。即使最保守的美国实业家也不能从我们的纲领(而不是名称)中找到可反对的东西……美国不必担心。我们会合作。中国需要美国帮助,需要了解美国的打算。我们不会反对你们~不会贸然和你们发生冲突。”※以上载于《党史通讯》1983年第20-21期

谈话由谢伟思及时整理,报回美国政府。其要点是:

1.中共、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怀有友好感情。

2.他们希望采纳美国式的制度。通过议会斗争(而不是武装暴力手段)获取执政资格。

3.美国如果只支持蒋,则会增强蒋发动内战的决心。

4.两国长期相互同情,在战略和经济上均不会有冲突。中共还认为美国是惟一有能力帮助中国战后重建的国家。

谢伟思还在报告中写道:

“美军观察员几乎访问了华北所有中共控制区。充分证实了中共声称的~对敌占区广大农村的有效控制,的确不是吹嘘。”

包瑞德在他不算长的回忆录中,也记载着诸多延安的内容:

“许多人,包括我本人,对延安持赞赏态度的原因是:那里的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外貌,是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肯于赞同的……我完全承认,在某些方面是被共产党打动了。”

据两人记录,这位主席曾反复阐述:我党的现阶段纲领,就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客人质疑道:为什么不是“共产主义的中国”?  

主席答:现在,还远没有达到那个历史阶段。

据此双方达成坦率共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里,我们是同路人。

 

243)     厚此薄彼?

北非。阿尔及尔,盟军总部。

马歇尔将军结束华盛顿“三叉戟”会议,陪同丘吉尔前往北非视察。旅途中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成功地办了一件失败的事情”。

缅甸运输线重新开通,使得原来从印度洋-波斯湾-伊朗过境运往苏联的物资,有相当一批被分流。不少货轮,可以就此直航仰光,送往了中国战场。苏联对此深为不满~美英控制了地中海,援助力度却没有明显加大!莫洛托夫在备忘录中指出:你们既不开辟第二战场,又不大力增加对苏援助,盟国义务何在?

他还质疑美军部署:欧洲和亚洲,到底谁是优先?

认真分析此时兵力分布,在欧洲和太平洋,美军确实是大致相等的平衡状态,苏联的指责并非无的放矢※。据【美】阿伦·米利特-彼得·马斯洛斯金《美国军事史》(P435-436):“1943年12月美军海外军事部署图表”可清楚看出这一态势:两者均衡。

美国略感内疚。为了给出合理答复,马歇尔承担了这个让美英首脑都颇感为难的差使:代笔,起草一封给斯大林的电报。他力求以完美措辞取得大元帅的谅解。丘吉尔对文稿拍手叫绝,多年后在回忆录中还赞叹:“我以为马歇尔只是个粗犷军人、优秀组织者和陆军建设者。这次我才看出,他是目光锐利、掌握全局的政治家”。此后,首相开始刻意对这位盟军的幕后主帅施加影响。※

电文经罗斯福审阅,一字未动,发往莫斯科。

但斯大林同样是非凡政治家。他没有被马歇尔那些谨慎而巧妙的措辞所打动。他“勃然大怒”。几天后的6月初,苏联召回驻伦敦和华盛顿大使,将双边关系降为代办级。※史实。见马歇尔传记

双方关系的冷淡疏远期,出现了。

丘吉尔不为所动,继续谋划他的巴尔干战略。

罗斯福则感到不安,主张在登陆法国之前,保证对苏物资供应。

总统指令:必要时应不惜代价,重开援苏的太平洋航线。

 

244)     双重目标

重庆。曾家岩,黄山官邸。第2次从缅甸视察归来后的蒋委员长感到身心舒泰。物资供应,几个月里成倍增加。苍白的血管里重新注入了活力。中国战区有了自己的专属航空队,首批装备的30个美械师完成进度超计划,多数已可参战。

当然,这也是“乔老醋”的功劳。已向他颁发了特级云麾勋章。但功劳归功劳,不能掩盖危机。

是时候了。委座决心不再让这位政治倾向可疑、深通近代中国人文掌故、独断独行又脾气火爆的老将军,继续控制援华租借物资的分配。趁他此际回国述职,我必须当机立断!

即使美国不肯像对苏联那样把分配权交给中国,那也要换个年轻、易相处、懂得警惕赤色危险的当家人。

说物资分配权,委座想起宋子文这位妻舅外长,在美国人那里多次碰壁。同美国交涉时子文指出:既然向英国、向苏联提供租借物资都由受援国自己管理,何以独独中国不在此例?这牵扯到一个大国的尊严。

美国的理由竟是:别国不存在国内冲突!而中国却可能把物资囤积起来,用于将来的内战!

平心而论,此话不错。是有这个打算。

子文又问起华北那些送给共党的物资。对方辩解说:那同样也是交给美国人~卡尔迅掌管分配,且数量小得多。最硬的理由是八路军有系列战果~证明援助有效。                

可恨的是,还有这样无礼的话:“请记住,宋先生。那是我们的财产。我们生产的,我们拥有它。我们愿意把它给谁就给谁!这也牵扯到一亿三千万美国人的尊严~正是他们为此付了税。”

※赫尔利与宋子文对话,1944年9月16日

这个美国,到底想干什么呢?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想不透。可能连美国人自己也没想明白。

那么中国,又想要个什么样的美国呢?

……恐怕没有选择。

美国就是美国,你无法左右。即便~威尔基掌权也会是如此。

不是吗?试想一下,抛弃美国?倒向日本?

简直不只是荒唐!首先汪精卫你怎样面对?

如此,还不如几年前就接纳影佐祯昭和他那个【桐工作】。

罢了,打住!

即要抗日,又要反共。需要何等复杂的掌舵技巧。纵观世界,还没有任何领袖,这样顽强地坚持着双重目标。

 

245)    是否良策

思谋既久,良策终得。

夫人在美国来信说得好~史迪威愿意打仗,就让他打仗去好了。只是不要拿我们的家底来挥霍,不要在我们耳边不停叫嚷那些“改革积弊、遏制腐败”之类的噪声。

中国历来积弊重重,能靠一个美国军人来改革么?

应该,咹,真的应该承认,夫人比自己胜出一筹的地方。

她明确建议:把史迪威送给共产党。

第一次看到那行字,着实大吃一惊!

可是愈想,愈有道理……史迪威亟不可待地要求作战。作战,就要消耗兵力。那么你就去挥霍共党那点小家底去吧。冬季战役,不是消耗了他们3万人么?日本人还很强大,倾共党全力,怕也未必拼得下半个华北,漫说后面还有关东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终有一日由国府来收拾残局。就让脾气火爆的史迪威同共党去矛盾去摩擦吧。醋性子?土八路活跃的山西就是醋的家乡!酸醋对酸醋,去发你的醋性子好了。

蒙古运输线名存实亡。日本人控制着航道,不会有多少东西运过去了。美国人弄巧成拙,把共党暴露在日本枪口之下!要知道日本人宁可不要华南,也不能不要华北的喔。

我们需要的只是把经由缅甸的物资控制住。即使有分配,也必须保持75%~不,80%的比例。我们有空军海军,有正统国家政权。我们只需安居华南保守半壁江山,静观待变。我坚持抵抗立场,盟国援助就不会中断。至于战争持久化嘛,某种意义上正可以加强自身地位。咹?我们不急。谁着急,谁花力气好了。

什么华北联军?那些土陋杂牌,寡人根本看不上。联合美梦不容易作。以蒋某半生之经验,深知合作不易、纠纷无处不在!新成分改造绝非一日之功。华北可以联合,而不能自治!前提是,那里的一切必须承认国民政府领导、承认三民主义。

联合?那各怀心计的势力,岂能接受你共党一家独尊?既用抗日旗子联合,在史迪威指挥下,你们拿到武器就要去作战,流血。让华北去联合好了。风沙尘土的破地方,在国府预算里几年前就已列入呆坏帐。前年发配新四军北上,就有这层涵义。

那里所有大城市都已沦陷,所有交通线都为敌所控。既然默许了你“抗日联军”的旗号,那么就掏本钱,去跟鬼子拼吧。咹?有史迪威做司令,不怕你们不拼。如果不拼,史迪威会中断武器来源。如果不拼,美国也就不会再一味指责我。没有你们,史迪威就又要来打国军的主意。而国军,我要留在最后使用。

重中之重,是保全缅甸~这条来之不易的输血通道!

史迪威?迟早要回美国。留给共党壮大的时间有限。这期间我要调整部署,把控全局,抓准时机。同时,醋乔计划中给我装备的90个美械师,一个也不能少。 

我就不信美国会容许醋乔去发展共产党!美国与共党,不管多么彼此相投,犹如蜜月,终究走不到一起。就像一对恋人爱得如何死去活来,没有先天缘分,也成不了夫妻! 

于是蒋公打开日记,履行他多年来的良好习惯:

1943年5月×日

细察夫人之策。不免拊掌而叹:虽出自女性直觉,意在清理门户、洁身自好;然不经意间,却正应兵法“欲擒故纵”之要义,所谓“弃履于彼”是也。

夫人西学饱览,此计却浑得吾国辨正谋略之精髓。

倘美方与我会商~史氏之任华北,则我即以国府明确之武备物质需求,与之达成完备之谅解协议。华北不战,我亦坚守~彼难责诘。华北若战,彼必有失~我可乘机。昔人有“以夷制夷”之策,今延而用之。以夷制共~庶乎近焉!

写毕,委座一口长气缓缓抒出。“文胆”陈布雷已起草了措辞得体、态度坚决的电文。委座斟酌再三,决计发出。

美龄和子文在那边做好了各方铺垫。相信总统必会理解~这份通谍式电报背后的一片苦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