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80期

(2021-04-02 16:31:42) 下一个

 

385)     着眼来日

四平。晓东中学。第4兵团指挥部。

林彪中将也有他的苦恼。

日军拼死顽抗,公主岭进攻战中锋芒受挫。虽然史迪威对此并不担忧,还乐呵呵地鼓励了他几句。

史将军走后,一向沉默寡言的林彪在他的小本子上翻来翻去,查找和对比着歼敌数字。愣愣地坐了一阵,叹口气,破例向他的参谋长~萧劲光倒了一回苦水:“我们为什么没有先一步拿下奉天?攻坚武器不够呀。人家巴顿手上是全新的美式装甲兵力。我们呢,不过一个轻装甲支队(旅级)。除了百十辆美国灰狗,就是苏联旧货。油料呢?始终紧巴巴的。你说是不是吧老萧?”

萧劲光少将有同感:“我们野战歼敌,数字很可观么~战果都是空前的。另外他巴顿3兵团离港口近得多,补给方便嘛。若说是比赛的话,这不公平哟。我有个疑问:会不会史老将军……有点偏心眼呐?尽可能让他们巴顿去立功吧?”

“没这回事。史老头,我跟他一年多,从来公正无私!问题在于我们人才~装甲机械化人才严重不够!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理睬上下左右的催逼和盲目攀比!”

来回走了两圈林彪又说:“再者,巴顿那个鼓励部队~不停顿进攻、不构筑防御阵地、轮换吃饭睡觉、各部交替掩护的套路,我看行之有效!这个我们要学。可他们习惯于击溃战,而不重视歼灭战,全不在意缴获~这不行。美国人东西多嘛,我们可不是这样!必须留意清扫战场。富日子么也要当穷日子过噻。”

萧劲光问:“为何那天,史老总他要把2兵团的周士第装甲支队调给我们,你却不同意呢?”

“首先中央也不同意嘛。再说刘邓2兵团正在扫荡中原,任务也不轻松。同时,南边还要防一手~有人亡我之心不死噢。史老爷子往往缺少这方面的意识~以为我们这里,都像他美国那样关系简单哩。毕竟,双方国情完全不同啰。”

“明白了。老蒋4个装甲师~咱才3个旅级支队。一旦拿下南京武汉,他矛头所向,可就难说啰。”

“今后战争中,技术兵种、技术人才需要严加注意。尽可能搜罗,并优先培养。”林彪深谋远虑。

“林总,最近情报还表明:苏联在黑龙江沿线,也很有对满州日军动手的可能。该怎么办……你认为呢?”在苏联学过军事的萧劲光,转而问起一个新的敏感问题。

“我认为,从军事角度,不必反对,乐观其成;从政治角度,不该赞同,以防隐患。但最终决定,要由中央作出。”

36岁的林彪中将,分析得概括洗练。

 

386)     口无遮拦

奉天城,光复后改名沈阳市。

5月底在沈阳前清故宫大殿,由“华夏民间商会”组织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巴顿中将也作为特邀嘉宾。

缺少心理准备的他带着那只丑陋而心爱的小狗“威利”,心不在焉地回答着提问,憧憬着另一次装甲进攻。

有记者问起~两年前的草原坦克战。巴顿乐呵呵地开口道:“是啊!那一回很顺手!那次我只有30个美国车组和50几个中国车组。但那儿,可真是个他妈的装甲战的好地方!对!我就是说~我的蒙古!我随时准备回去,回那里,再打一仗。”

记者们惊奇诧异:噢?还要去?……去那儿,同谁战斗呢?

巴顿像喝醉了酒似的回答道:“见鬼,无所谓。谁都可以!这并不重要。比方说吧~俄国人也行。据说,他们的坦克很棒?我想我们他娘的也不是狗屎怂包。”

此话被新闻界广泛报道,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结果竟迫使巴顿被召回国,并再次付出1颗星的代价。

史迪威急得跺脚,也无法替他掩饰。巴顿嘴无把门、不守纪律,是有历史的。1908年乔在西点军校当教官,一天晨跑时,看见两个夜不归宿的年轻学员从镇上回来~翻墙偷偷溜进校园。按校规,这是要开除的。俩人撒腿就跑,史迪威狂追一气。

到1939年,史迪威被第一批晋升准将时,收到过一封贺信。

“我是30年前被你追赶的两名学生之一。你如此严厉而又如此宽宏。事后并不告发……我们崇敬你!你的晋升完全理所当然!谨表衷心祝贺!~小乔治·巴顿。”※史实

 

387)     让我感动

此前此后,还有两朵小花絮。

3兵团7纵队司令邓华准将,为了一件紧急公务来到4兵团司令部。邓华是过去受到林彪器重和提拔的干部。林彪见了他,难得地笑容满面,握手让坐、沏茶待客。

随后就拉住他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指指划划。

遇到不解之处,就请邓华辨认、解说。图解之后,又问起他们的司令官~巴顿将军的指挥艺术,以及美军特点、武器性能、后勤章法等,包罗巨细,不厌其详。

邓华心忧前线~部队在等他。又担心误会~如坐针毡。几次抬腕看表,欲罢不能,欲辞不忍。林彪其时竟心无旁骛,视而不见。

过一阵邓华又看表,林彪察觉。问:有事吗?

邓华哀求道:“林总,巴顿将军那里等我速回,我还得赶路啊……”

林彪登时脸色沉下来,手一摊:走,你走。

邓华忙不迭出门后,林彪抬手掀翻了桌子。

……

另一朵小花絮:不久,巴顿将军因记者招待会出言不慎,被召回国。临行前夕他专门跑了一趟第4兵团,把自己喜爱并习惯乘坐的那架专门改装的L-3C“蚱蜢”作战指挥机,送给了林彪。还热心介绍了从空中指挥地面装甲战的种种好处。

然后伤心地表示:我要走啦。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

林彪的回赠显得很不相称。他既无准备,个性平日又疏于礼节,并且性格内向~对此毫不用心。所以一时翻箱摸兜,左右寻觅,却找不出一件多少像点样儿的礼物。

巴顿嘿嘿一笑,挥手说不必了。拿出日记本,请林彪写一句告别赠言~并签名留念。他一直写不好那两个复杂的汉字。

巴顿潜台词是:通过林的赠言,看看他和他们这些中国军人对自己的评价。毕竟以后这种机会不可能多。

林彪拿过本子,端端正正写上“惜别”两字。签了名左看右看,意犹未尽。巴顿也觉得两个字太少。

林彪背着手在司令部里踱步一个来回,再次接过巴顿递来的派克钢笔,翻开一张空白页,粗重地写下诗句:

我执梭标望君还

……飞到太平洋上空,副官戈德曼中校问起这赠言的涵义。巴顿久久琢磨着那几个瘦长汉字,缓声道:

“见鬼,这句话……真他妈的让我感动。是的,他们喜欢我。在等我回来~扛枪!这就够了。中国,没白来!”

 

388)     摩擦渐起

中国南方战线。5月中旬,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国军收复了武昌、汉阳。关内日军最后的野战集团~第11军被毁灭笼罩着,据守汉口,苟延时日。横山勇被撤了职。

这期间一个不祥信号是:因平汉线几个路段的接收问题,国军汤恩伯部,与华北联军刘伯承部,发生了先是连排级、后来是营级的摩擦。互有伤亡。由于魏德迈和史迪威的及时努力,制止了事态升级。

6月1日,一个历史性时刻到来。

在关麟征、杜聿明两装甲军和卫立煌野战兵团共60万人的合击下,南京守敌~日军15万人,史无前例地开城、投降。“中国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元帅献出了军刀。照片贴上了各大报纸头版,日本政府也未否认。

这次成建制的大规模公开投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给这个岛国长期固化的“忠节”观念带来一系列微妙的心理变化。大批曾经蒙昧的日本兵,从此相信确实有“缴枪不杀”这回事。投降,正式列入了日军选择菜单。

为此,战后审判时,畑俊六的辩护律师,为他争取到了从轻发落的机会。据非正式传闻,这次胜利有着内部线索、包括“军统”的若干功劳。某几个老资格日本亲华人士也发挥了作用。但没人透露他们的名单。这类说法此刻也无人深究。

 

389)     带队飞行

朝鲜南部城市,光州机场。

5月中旬开始,盟军已可利用当地机场群。于是大批轻轰炸机也直接参战。航程不再成为问题。

为训练低空投弹,李梅使用了夸张训练法:他命令373联队以“海面50米高度”轰炸日占岛屿。几分钟后联队回电:“司令部电文是否有误?50后面似乎少了两个0。”

李梅回电确认:“没有错,就是50米”。

要知道,4引擎的庞然大物,可不是轻巧的战斗机。在这个高度投弹,闻所未闻……5月下旬,又是上千架B-24和B-29的集中轰炸。大阪和神户被摧毁。250平方英里面积被夷为平地,全国建筑物焚毁了近一半,2000万人无家可归。

“我想,日本人该投降了吧?B-29把他们烧得那么惨。”两年前的嫩脸上如今已长满胡须、身强力壮的投弹手焦尼上士说。“他们还没死腻了吗?我可是炸都炸腻了。”

“恰恰相反。”领航的汉顿中尉接话。他变得文质彬彬,像个去演讲的国会议员。“日本人没有死的概念。他们换了招数。”

李梅少将一如既往,习惯性地不参与谈话,仍在一心一意地从事自己喜欢的方式:带队飞行。

轻型轰炸兵力~舰载机也轮番竞技。日本防空警报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安静,反而被视为不正常。 

这就提前实现了李梅的设想~每日摧毁两个城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