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95期

(2021-05-25 04:09:56) 下一个

 

455)     西行漫记

1944年12月,毛泽东从旅顺港启程,乘坐“太行号”巡洋舰,穿过马六甲海峡,向西进发。

他选择的路线是途经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他想顺便看望巴尔干的远征部队、看看战场。并希望会晤他感兴趣的另一位著名游击战领导人~铁托将军。之后,他将穿过大西洋,抵达美国东海岸,从纽约上陆。

“太行号”前身是日本巡洋舰“大淀号”。满载排水量逾万吨。原设计作为潜艇舰队指挥舰,装有大功率长波电台。太平洋战争后期曾短期作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所载“水上飞机格纳库”被改造成总司令部,拥有“强力、完备”的指挥通讯设施,和与自身相称的武器系统。

现在它已成为“北洋舰队”的旗舰。

护航的“井冈号”是缴获后才下水的全新巡洋舰。曾以河流“酒匂川”命名,排水量6700吨。为追求高速,设计长宽比为1:11,舰身细长美观,航速达36节。此前两舰先后3次航行地中海~为巴尔干运送部队。可谓轻车熟路或“轻舟熟路”了。

这次,舰上载满华北人民慰问中国远征军的礼物~家乡的苹果、鸭梨、柿子、红枣、花生、大白菜、山东大葱、四川榨菜、豆瓣酱、湖南辣椒、腊肉…… 更厚重的礼物是精神的:华北联军解放新京后,政治部接管了“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并将它改造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得知毛主席亲赴巴尔干前线看望指战员,电影厂连续数天夜以继日,赶制了记录影片《祖国,注视着你》。

朱总司令观看试映~评价:这是对前线将士最好的慰问。

……印度洋上。

“太行号”离开科伦坡中继港,驶入阿拉伯海。毛泽东伫立舰桥,用望远镜打量着远近的新奇景观。

这是他第一次乘军舰旅行,一次真正的远行。

脚下,是属于中国、民主联军的、自己的大军舰。

眼前,是舰艏劈开的浪花,和碧空中翔集的鸥群。

酷爱游泳的他,曾游过中国许多江河。现在他想尝试海洋。海洋使他这个农家子弟眼界开阔。

甲板上的毛泽东文思泉涌,逸兴遄飞。随口吟诵几首咏海诗篇,还对随行翻译黄华说:“海洋,别人都说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法西斯的牛皮不是吹得很大吗?戳穿了,也没有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

 

456)     相向而行

蒋介石选择了向东的路线。他愿意、也更习惯飞行。

这次旅行目的地,可不单是美国。它还该有充分的附加价值,也最好能了结一下多年夙愿。

委员长晚些时候,于元旦之日启程。乘坐陈纳德为他专门改装的C-54大型运输机。这是本时代最先进的运输机,就连美国总统座机不也是这型号么?日程已安排好。东京大阪,逗留几天,检阅驻日占领军。看看当年留学的地方,是否湮灭于战火……

他想找到当年那位生物课教官~那位举着一块泥土,嘲笑说“这上面有四万万个细菌,就如同中国人口”的教官。

对此,年轻的蒋志清曾起身激愤而答:

那么,五千万日本人,只等于这些细菌的八分之一!

……不知这位教官如今会怎样说?

当然还要会晤麦克阿瑟将军。也顺便见见那位裕仁。想象汪精卫当年求见天皇而不得的尴尬,再想象如今天皇屈尊,来求见一位战胜国领袖……委座感到血脉贲张、意气风发。

中国的命运,向来同日本具有某种神秘联系。战败的日本,更值得一看。他确信天皇会主动求见。日本需要求助于中国~而不是美国~的地方还多得很呢。何况战后国际法庭尚未开庭审理,天皇对他是否被定为战犯在惴惴不安、对国运也毫无把握。中国的法庭态度,很可以左右日本局势哦。

然后飞檀香山。那是国父孙总理发祥之地。亦可说是国民党发祥之地。对中国革命的早期输血,是靠了那里的华人养牛场完成的。檀香山,就连这个优美、富有韵味的中文名字,也足以令人遐想。

可惜孙夫人不愿同行~美龄力劝3次未奏效。

然后是旧金山,这个华人聚居的美国城市。数十万华侨,对于领导祖国7年抗战的领袖到来,将表现出高度热情。

实际情况也如蒋公所预期:海峡上的金门大桥张灯结彩,唐人街的庆典令他陶醉。也触动了他深深的民族情结。

 

457)     种族歧视

委员长启程当日~1945年元旦那一天,在欧洲名城罗马,发生了一件跟中国有关的事情:

10月底,被盟军攻打半年之久的【古斯塔夫防线】终于攻克。接着11月份突破罗马以南的【恺撒防线】,12月份是【哥特防线】。德军黑廷霍夫司令官紧急增援3个师、1个重型坦克营,也没能挡住盟军步伐。罗马被攻克了。

这场战斗中公认的两支“英雄部队”:前期是波兰第2军团,攻占卡西诺山付出4500人牺牲的代价。

后期就是滇军。3次勇猛穿插,牺牲7200人。在战线后方拦截德军增援,使盟军突破得以实现。

其间,60军卢汉军长重伤,抢救3天宣告不治。

之后60军代理军长~曾泽生率部突破了外围西北角堑壕防线,并率先攻入罗马市区。这是中国远征军赴欧以来,首次参与解放的一个世界级大都市。滇军总指挥龙云上将感到扬眉吐气。12月底,滇军远征兵团兴高采烈地准备入城式。

忽然接到意大利战区盟军司令部通知:入城式暂缓,元旦日举行。通知似乎很有道理。于是龙云命令休息,待命。

但从此就没了下文。直到元旦下午,滇军远征兵团才得到召唤。进城时得知英军已通过完毕,法国和波兰军团正在通过。这才轮到第一个打开罗马大门的滇军起步。

顿感沮丧的滇军,低着头,走过了国王广场和君士坦丁门。

他们听到某些不怀好意的嘲笑声:

“看看这些排在末尾、无精打采的家伙吧!他们是干嘛的?看上去怎么有点像俘虏?”

消息传到埃及~中国远征军司令部。李宗仁气炸了肺。

 

458)     误人不浅?

委座出访之前,对国内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安排。

点检手中军力,国内还保有44个美械师。而驻扎日本的6个师当中,3个是装备良好的标准美械部队~已指示他们替换回国。驻日长官,也改为徐永昌将军。

美中不足的是,国内缺少重装备。4个155mm“长腿汤姆”重型榴弹炮团,都在欧洲。关麟征装甲军倒是美标重装,可目前控制在史迪威手上,回不来的。~本来说好远征军由英国人指挥。没想到怎么又被史迪威钻了空子!真不晓得这个“乔老醋”还会在命运的哪个十字路口上等着我哟……不过,他倒挺有办法,也把更多共军调到欧洲去了。咹?这样嘛倒还不算偏心眼。

为熟悉和掌握技术装备,第2个装甲军~杜聿明的第5军也派往开罗集训换装。原来驾驶M-3轻战车的坦克兵,现在开上了M-4“谢尔曼”。以前不曾见过的M-10“狼獾”甚至更先进的M-18歼击车也不陌生了。美国佬对参战军的确够大方。除了奢侈品,该给的都给。这理所当然~毕竟要这些军人流血卖命嘛。

乔老醋这一手,确实牵制了华军。美式后勤,已使他们逐渐习惯了痛快淋漓的发射,和大手大脚的消耗。

有些部队大叫大嚷“缺乏弹药”的当口,实地检查结果,弹药比抗日时期还多几倍!过去非常能够忍饥挨饿的中国士兵,现在呢竟常常挑剔本部与外部之间的伙食差别……

据说共党那边也出现了类似情景:某次演练强行军,一批战士眼巴巴望着汽车不愿走路。伤愈后出掌共军后勤的贺龙在《华北民主日报》撰文,批评部队作战时“随意连发射击”的坏习惯;为此他主张减少“卡尔迅式”冲锋枪的配备数量……

蒋公苦笑了:依赖美国,误人不浅啊!

 

459)     雨农遗计

看来建立兵工后勤,实乃当务之急。

可惜自己和整个国府,过去对满洲一贯不重视!那是从先总理孙中山时代,就传下来的这么个习惯性思维……打出“十八省独立”旗号时,已把满洲排斥在外。

可是满洲~中国东北,日本留下一套完整的工业基础。负责接管的共党土包子,不知会用多久时间能发挥它的作用?弄不好这就是争天下的资本呐……何应钦曾献过一计:释放张学良~任命为东北行政长官,以便“向那里插上一根钉子”。

委座审时度势,果断批示:暂不考虑!

释放张学良?就凭他跟周恩来称兄道弟、举案齐眉的那副样子,他出来,变成谁的“钉子”都难说!再说了~在依靠实力获得发言权的今天,又有几个人会跟着张学良跑呢?

解决东北问题,必须另觅良策!

得意门生戴笠,曾提示一条清晰思路。可惜天不与寿~那次雨中飞行失事,把这位戴雨农,葬送在太湖边的戴山之麓。雨农之死,痛失一臂。未实施的计划也成了“遗计”。熟知《三国》的蒋公叹息:或许这就是“郭嘉遗计定辽东”?

……哀哉奉孝!惜哉雨农!那是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总统也提到的“中国传奇式人物”啊……

蒋公已布下一枚着意深远的棋子。出访前,他利用在南京颁授一级上将军衔的时机,召见了傅作义。这家伙与共党算是有了杀父之仇,正是为我所用之良机。表彰他为党国建立赫赫功绩的同时,明确授予蒙绥察3省“总督”、绥靖区最高长官职责。足量调拨给傅部一批武器弹药、车辆马匹,就此理顺了傅部后勤保障体系,明确了“摩托化第7集团军”的归属。

史迪威不在,很好。挖掉这支“七路半”委座感到几许宽慰。未来的斗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相对打仗来说,蒋公更擅长军事背后那些谋略领域~以往也确有若干成功先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